bat·365(中文)官方网站 - 登录

您好,欢迎访问bat·365(中文)官方网站 - 登录

常见问题
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常见问题

【bat365在线平台】30年前在洛得到救治 今日重回洛阳谢恩

发布日期:2024-04-26 12:20浏览次数:
本文摘要:30年前在洛得到救治 今日重回洛阳谢恩

【bat365在线平台】30年前在洛得到救治 今日重回洛阳谢恩(图1)

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.8秒历史在这一刻凝固--罕见的大地震突袭唐山,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损失最惨痛的一场自然浩劫。

30年前在洛得到救治 今日重回洛阳谢恩

【bat365在线平台】30年前在洛得到救治 今日重回洛阳谢恩(图1)

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.8秒历史在这一刻凝固--罕见的大地震突袭唐山,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损失最惨痛的一场自然浩劫。地震发生后,国务院决定将唐山伤员向全国11个省转送,其中1300多名伤员被送到洛阳救治。

30年过去了,在洛阳得到救治的唐山伤员中的部分人将重回洛阳--

《搜寻30年前的感动》紧急征求知情人

唐山伤员即将来洛谢恩的消息,将一段尘封了30年的往事悄然打开。

30年了,往事仍感动着我们。为受惠者知恩图报的情怀感动,为奉献者无私忘我的精神感动,为当年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感动……我们知道,今天我们刊发的系列稿件,远不能囊括当年的历史,当年参与救助的单位与个人远不止这些。为更好地重温这段充满人情的历史,晚报《搜寻30年前的感动》栏目紧急征求知情人,如果您参加了当年的医疗队,如果您所在的单位参与了当年的伤员救助,如果您就是这段往事的亲历者,请您与我们联系。

电话:63232110 13937910778

13838809123

他们,将从唐山来洛谢恩

■本报记者 杨海彤 通讯员 艾金保/文

记者 赵朝军/图

唐山"地震孤儿"来电:

我要到洛阳谢恩

昨日,记者接到一个电话,电话中一个河北口音的中年男子非常诚恳地说:"我叫张晓东,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被救的地震孤儿。当年我被送到了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,医院的叔叔、阿姨对我特别好。

今年是唐山地震30周年,我和当年的一些唐山伤员,想结伴到洛阳当面谢谢我们的恩人,你们能帮助我们吗?"

张晓东的电话,将我们拉回30年前。

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0分前后,当时年仅14岁的张晓东起来小解,走出门外不久,地震发生了,他家的楼房坍塌,他被压在一大块混凝土下,造成锁骨、左肋骨骨折。小小年纪的他还没明白眼前究竟发生了什么,就失去了知觉。

直到28日上午,他才被救出送往医院。这场灾难,夺去了他们全家7人中5人的生命,只有他和姐姐幸免于难。

张晓东说,当年8月8日,他被医护人员抬上了救护车,医护人员告诉他要把他转送到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。到了洛阳之后,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他像亲人一样。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马的护士,对待他就像姐姐一样,换药时轻手轻脚的,生怕弄疼了他;医院食堂一位做饭的胖阿姨,经常给他留些好吃的。那时条件虽然不好,但医院总把最好的食品留给这些唐山伤员。

张晓东说,至今他还记得洛阳的羊肉烩面,那个香呀……

张晓东说,在洛阳期间,他不仅治好了身上的伤,洛阳人的亲情更温暖了他遭受重创的心灵,给了他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。多少年来,他一直对洛阳人心存感激,特别是想到当年10月伤愈出院时,由于年龄小,连声谢谢都没说,一直觉得特别遗憾。现在他就想回到洛阳,找到当年的那些恩人,当面说声"谢谢"!

张晓东告诉我们,想到洛阳谢恩的,除他以外还有10多个人。

他们商定,在下个月将骑自行车前往洛阳。之所以采用骑自行车的形式,一是为了表示态度的诚恳,二是为了向恩人们展示他们身体健康的程度--这可能是最让救治他们的医护人员高兴的事了。

张晓东最后在电话中说:"帮助我们和这些恩人联系一下,好吗?"

我记得那个小家伙

接到张晓东的电话,我们马上和市第一人民医院取得了联系。

由于事情已过去了30年,许多当事人已经退休,有的已离开了人世,寻找当事人的工作并不顺畅。

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,当时留下的资料特别少,我们能够查到的仅有《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志》上的这样一段记录:唐山地震期间,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接收治疗唐山伤员68人,同时于1976年7月31日向唐山派出了27人的抗震救灾医疗队。

我们首先找到的是现为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主任的王志军,他是当年为张晓东做手术时的麻醉师。

提起张晓东,虽然已过去了30年,可王志军还是一下子就想了起来。他说:"我记得那个小家伙,他是我们当年救治的唐山伤员中年龄最小的。"

王志军当年只有24岁,刚毕业到市一院工作不久。

他回忆说,当时医院只有3个麻醉医生,一个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到唐山去了,一个病了,当时在医院坚守岗位的就他一个人。

1976年8月8日刚一上班,王志军他们就接到通知,动员医院的轻病号出院,为接收唐山地震伤员做准备。王志军说,当时人们的思想觉悟都很高,一听说要为唐山伤员腾病房,病人二话不说,卷起铺盖就走。

当晚,王志军他们就到火车站去接人。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,但到了火车站后,他们还是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:火车上拉的全是伤员,由于停站的时间有限,一些伤员只好从火车的窗口往外送。从火车上送下的伤员,大都满身尘灰、血迹,且衣衫不全,有的人只穿着裤头、戴着胸罩,个别伤员还全身赤裸裸的。

由于当时医院只有一辆救护车,大部分伤员都是用担架抬回医院的。王志军说,从第一批伤员进入医院,他三天三夜几乎都没出手术室,一日三餐都是馒头加咸菜加白开水……

王志军说,他对那些伤员中的两个人印象特别深,一个是张晓东,一个是唐山陶瓷厂姓韩的中年人。张晓东是由于半夜起来小解侥幸逃生,而那个姓韩的则是晚上去捕鱼,一网下去捞了一大网,正感到奇怪呢,就看到了地震的特有现象--地光,就赶紧往家跑,刚到家灾难就降临了,他把妻子从废墟中拉出来后,自己被余震所伤。

王志军说,那时唐山的伤员除了肢体的伤病外,最严重的是心理问题。不少伤员的目光都是呆滞的,一看就是惊吓过度引起的。

所以我们就经常和他们聊天,鼓励他们。时间长了,和这些伤员的感情很深了,感觉他们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。那个姓韩的后来给他们通了很长时间的书信,他结婚的时候对方还给他寄来了一块花布呢。

听说张晓东要到洛阳来,王志军很高兴:"30年了,能再见他,我很期待。"

像姐姐一样的护士叫马素云

几经周折,我们终于打听到,张晓东提到的像姐姐一样的护士,叫马素云,现为第一人民医院康洁公司经理。不巧的是,马素云在外地,直到昨日傍晚,我们才和马素云取得联系,对她进行了电话采访。

提起张晓东,马素云说:"那是我弟弟。"她告诉我们,张晓东已从别的渠道知道了她的电话号码,和她通了电话。

唐山地震那年,马素云才21岁,是市一院外科的护士。她说,接受救治唐山伤员的任务后,压力很大,当时外科就七八个护士,所有的重伤员都在外科,他们不得不24小时陪护。

马素云说,当时她工作的病房一共有4个伤员,都是躺在床上不能动的。

其中,她对张晓东关注得最多,因为张晓东的年龄最小,最惹人怜。

马素云还清楚地记得,张晓东当时就胖乎乎的,长得很可爱。他从病床上一醒来,就问他的爸爸、妈妈的情况。

为了让其配合治疗,马素云强忍着眼泪骗他说家人都在治疗。看到张晓东小小年纪就失去了亲人,马素云对他特别同情,换药、处理伤口时小心加小心,一没事就到他的病床前和他说话,给他讲故事。马素云也能明显感到,张晓东也特别喜欢她,打针、换药换了别人就不干。

后来,根据统一安排,家人的伤亡情况如实告诉了唐山的伤员,和大多数伤员一样,张晓东也出现了绝望、抗拒治疗的情况。为做张晓东的工作,马素云让张晓东给她叫姐姐,今天给他买几块糖,明天给他买一本书。

张晓东可以下床之后,她还把晓东带回家玩。马素云的父亲也帮助做了不少工作,晓东很快就把他们当亲人看待了,对治疗也非常配合。

马素云说,那时我们和伤员的关系真是像一家人一样亲呀,不仅和张晓东是这样,和别的伤员也是一样。

特护期间我们吃住在病房里,我们吃的是食堂饭,他们吃的是特护饭,见我们的饭菜质量比他们要差很多,他们总是要求我们把饭菜和到一块吃,因为我们不答应,他们还有人"绝食"呢。

马素云还记得,张晓东走时抱着她的腿哭着就是不上车,她劝他说:"你回去看一下,家里不好了就来洛阳找姐姐,想姐姐了,过一段姐姐去看你……"

唐山伤员吃的是最好的

张晓东提到的医院食堂的"胖阿姨",经我们了解应该是当时医院的炊事员郭建芳。

郭建芳已退休多年,现在涧西区与儿女同住。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和她取得联系,但我们找到了郭建芳的同事--时为医院食堂管理员的曹宪德老人。

曹宪德老人今年已经72岁。

唐山大地震后,他曾参加赴唐山的抗震救灾医疗队。

老人介绍说,唐山伤员的伙食标准是当时条件下他们能做到的最好的,社会各界都为唐山伤员大开绿灯。像食油,当时每人每月的定量是250克,唐山伤员的供应量是500克,且用来炼油的肥猪肉敞开供应;奶粉、食糖、肉这些凭票供应的紧俏食品,优先供应唐山伤员,只要需要,医院写出申请,有关部门从不说二话,需要多少给多少……

为了配合治疗,医院为唐山伤员配备了营养护士,根据每个人的情况,制定不同的食谱。医院食堂当时有6个炊事员,大家轮流24小时值班,病人啥时需要吃饭我们就啥时做,没一个人叫苦叫累的。

唐山伤员是我们的亲人

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著名中医专家、退休后被市一院返聘的秦月好大夫,当年也参加了对唐山伤员的救护。回忆起30年前的那段难忘岁月,秦月好说:"唐山伤员是我们的亲人呀!"

秦月好介绍,她当时在中医科工作,是后期才介入救治工作的。当时,大部分伤员已伤愈出院了,留下的都是重伤员。

当时的重伤员大都是高、低位截瘫,有的还有褥疮。对他们的救治分两个层次,一是肢体治疗,二是精神治疗。

为了使这些伤员早日康复,他们想尽了办法。30年过去了,秦月好还清楚地记得,当时他们首创了用“夏天无”注射液通过穴位注射,来治疗伤员的神经损伤,帮助血管康复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最后这一成果在全省推广。当时皮肤科的韩德亮医生,为了给一名患者治疗褥疮,从自己的身上取下一块皮肤,植到了伤员的身上。

结合每个病人的特点,医院还自制了许多器材,连病人坐的轮椅都是他们动手自己做的。

秦月好说,和肢体疾病相比,这些伤员的精神压力更大:亲人没了,他们又成了残疾,许多人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,有的医院已出现了唐山伤员寻短见的情况。为了消除他们的精神压力,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亲情去打动他们。

医护人员收集来自己家里的收音机送给这些伤员,闲了就给他们读报纸、讲故事,有时还用自制轮椅推着他们到各个景点散心。当时,洛阳的公共汽车和各大景点对这些唐山伤员都是免费的。

秦月好说,当时医护人员和唐山伤员的关系真的超过了一般的医护关系,谁家改善伙食做好吃的了,肯定会给伤员带来一份;救治的伤员,大部分都被邀请到主管医生、主管护士家作过客;伤员需要输血了,首先伸出手臂的肯定是医护人员,这也没有人发动,都是自愿的……时间一长,双方的感情越来越深。

后来在市里为唐山伤员举办的联欢会上,许多伤员一边唱着“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”,一边失声痛哭……

在秦月好那里,我们还意外地见到了几幅珍贵的照片,是这些伤员伤愈出院前和医护人员的合影。秦月好说,这是1977年12月,该院最后一批伤员出院时拍摄的。那时相机很少,恰好当时一个爱好摄影的教师到医院来看病,看到他们胜似亲人的医护关系,用相机为他们留下了永久的记忆。

图为1977年12月,最后一批伤员出院时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。


本文关键词:bat365官网登录,bat365官方网站,bat365在线平台

本文来源:bat365官网登录-www.gzjrcc.com

Copyright © 2004-2023 www.gzjrcc.com. bat365官网登录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:ICP备79722989号-5

020-88888888